玉米黄质亦称玉米黄素,叶黄素类脂溶性色素成分,与叶黄素属同分异构体。广泛存在于绿色叶类蔬菜、花卉、水果、枸杞和黄玉米中。在自然界中常常与叶黄素、β-胡萝卜素、隐黄质等共存,组成类胡萝卜素混合物。一种天然的脂溶性化合物,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石油醚、丙酮、酯类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玉米黄质在1782年在眼科医生Buzzi首次发现黄斑色素,1869年发现部分植物和动物也含有一种黄色结晶物,并将其命名为“luteine”,1929年在玉米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类胡萝卜素,命名为玉米黄质,在1945年首次确认黄斑色素含有类胡萝卜素,1982年确定黄斑色素具有保护功能,1985年在Bone等人确定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黄斑色素中的类胡萝卜素。
在1994年就开始有对摄入叶黄素与降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风险的相关性,并研究发现补充叶黄素可提高黄斑色素的密度,以及在2006年美国国家眼科研究院开始为AREDS2研究招募受试者,直到2013年AREDS2公布研究结果,推荐每日10mg叶黄素,2mg玉米黄质。
据AREDS2相关数据表明,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发展成晚期AMD的风险明显降低。植物叶中的多数玉米黄质以与蛋白质键合的方式存在,同时,水果和花瓣多数玉米黄质以酯化的形式存在,而且玉米黄质、叶黄素在人体不同组织中的浓度也不同,其中视网膜中的浓度最高。
玉米黄质、叶黄素在人体不同组织中的浓度
玉米黄质也能够有吸收蓝光,保护眼睛,玉米黄质特征吸收峰在451nm,叶黄素的特征吸收峰在460nm,可以吸收78%左右的高能蓝光。电子产品产生的蓝光范围430~480nm之间,发出的能量70%集中440~460nm的区间段,蓝光对眼睛的损伤不可逆的。
在国家卫计委2017年第7号公告批准Zeaxanthin为新食品原料,允许应用于除婴幼儿食品以外的食品中,食用量≤4毫克/天。
玉米黄质对眼睛健康的好处也蛮多,例如:
1、过滤蓝光,预防黄斑变性,降低白内障风险,也可缓解视疲劳。
2、降低癌症的发生,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的生长。
3、抑制细胞脂质的自动氧化,防止氧化带来的细胞损伤。
4、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也有抑制作用,对患有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
5、可增加神经活跃度,提升注意力、认知灵活性和推理能力。
6、有较强的着色能力,被欧美等许多国家批准为食用色素。
而且,研究发现叶黄素与玉米黄质以1∶2比例能发挥较好的协同抗氧化作用,对 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及氧自由基吸收能力较高。在体内实验中,叶黄素/玉米黄质 1∶ 2组体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效果。该项研究结果为日后更进一步深入研究叶黄素与玉米黄质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具有重要意义。